RET基因融合 (肺癌)
RET基因突變是指RET基因序列發生變異,導致基因活性異常,進而促進細胞異常增生和癌症發生。RET是「轉染過程中重組」的縮寫,RET基因可以與CCDC6,KIF5B,NCOA4和TRIM33等基因易位融合,這種現象可以在1%的腺癌患者中發生。但對於年輕及不吸煙的患者來說,出現概率可以提升到7%-17%。RET基因突變具有較強的排他性,能夠獨立驅動非小細胞肺癌發病,很少與EGFR、KRAS、ALK、HER2等其他驅動基因同時存在,也就是說RET基因是一個獨立的非小細胞肺癌的驅動基因。
針對RET基因突變治療的標靶治療藥物
針對RET基因突變型肺癌的標靶治療,常見藥物包括卡博替尼(Cabozantinib)、凡德他尼(Vandetanib)、舒尼替尼(Sunitinib)和普納替尼(Ponatinib)等。這些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早已被批准應用於RET陽性的其他腫瘤。
但對於RET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仍缺乏針對性的靶向藥物,臨床上甚至需要盲試EGFR抑制劑來獲得一定的療效。如今,兩款如今已經普及的RET抑制劑藥物先後出現:塞爾帕替尼(Selpercatinib)、普雷西替尼(Pralsetinib)。這兩款新一代RET抑制劑已被廣泛應用於RET基因突變型肺癌的治療,顯著改善了治療效果。
常見問題
什麼是RET基因融合,為什麼重要?
RET基因融合是指RET基因與其他基因(如CCDC6、KIF5B等)發生重組,形成融合基因。這是一種非小細胞肺癌(NSCLC)獨立驅動基因,通常出現在不吸煙或年輕患者中,檢出率約為腺癌患者的1%,但在特定人群中可高達7%-17%。
RET基因融合患者的治療選擇有哪些?
針對RET陽性肺癌,最新的標靶藥物包括:
塞爾帕替尼(Selpercatinib):專門針對RET融合基因設計,具有良好的療效和耐受性。
普雷西替尼(Pralsetinib):RET抑制劑,針對性強,可用於轉移性RET陽性NSCLC患者。 此外,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如卡博替尼(Cabozantinib)、凡德他尼(Vandetanib)等也可能提供一定療效,但針對性較低。
RET基因融合患者是否可以使用其他標靶治療藥物?
RET陽性肺癌患者通常不會對EGFR或ALK抑制劑有明顯療效,因為RET基因具有排他性,很少與其他驅動基因同時存在。專門針對RET的藥物(如Selpercatinib或Pralsetinib)是首選,並顯著提高治療效果。
RET抑制劑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如何?
在RET基因突變治療中,RET抑制劑如塞爾帕替尼(Selpercatinib)和普雷西替尼(Pralsetinib)兩種藥物,在臨床試驗中顯示高達60%-70%的有效率,特別是對於已經轉移或化療耐藥的RET陽性患者具有突破性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