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藥物資訊 - News

多線治療數據驚艷,真實世界數據力證布加替尼卓越療效

作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主要驅動基因之一,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突變以其發生率低和治療療效好,被稱為“鉆石突變”。
既然是鉆石突變;,科學家當然不會放過。多年來,針對ALK靶點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的研發一直是非小細胞肺癌治療領域的熱點話題。

ALK靶向藥物分類

如今,針對ALK突變已有多款靶向藥物獲批上市:
第一代藥物:克唑替尼,它是針對這一突變位點最早上市的藥物,于2011年獲批,療效優于化療,降低了患者在治療中的痛苦。但其缺點是對腦部病灶防治效果不佳,多數患者在一年內發生耐藥。
第二代藥物:塞瑞替尼(Ceritinib)、阿來替尼(Alectinib)、布加替尼(Brigatinib)等,由于改良的分子結構,能更好地滲透到血腦屏障中,控制中樞神經系統轉移性疾病。
第三代藥物:勞拉替尼(Loratinib),可以克服已知的ALK抗性突變并可通過血腦屏障;并且能針對多種前代靶向藥耐藥機制,特別適合對其他藥物耐藥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因此被稱為兜底神藥。
今天我們將重點了解其中第二代藥物:布加替尼。這款藥物無論用于一線,還是用于克唑替尼或阿來替尼耐藥后,都具有很好的效果。這些結果已經在臨床試驗中得到了證實,但真實世界臨床實踐的情況往往會更加復雜。
小編將為大家解讀近期發表在《Lung  Cancer》雜志的一篇文章,看看真實世界中的布加替尼,能為多線耐藥的ALK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怎樣的選擇。

研究設計

這項研究被稱為UVEA-Brig,是在4個歐洲國家開展的單臂(不設對照組),回顧性真實世界研究。入組的病例是先前接受1種ALK抑制劑治療的ALK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對病例的篩選更多的反映了臨床實踐的真實情況,包括存在腦轉移、體力狀況評分(ECOG  PS)3分的患者。接受布加替尼治療前,部分患者接受多線ALK-TKI治療,其中近4成接受3線及以上治療,這充分反映出復雜卻真實的臨床情況。
入組患者布加替尼給藥方式為:(前7天90mg;隨后180mg,每天一次)。研究主要目的是描述病例特征、臨床表現、治療方法及臨床結局。

納入病例的先前治療情況
布加替尼能提高生存期嗎?
整體人群治療持續時間為16.5月。對布加替尼用于不同治療時線的各組,我們均能看到患者的臨床獲益:
二線治療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高達15.3月,總生存期數據尚未成熟。
三線治療、四線治療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也都接近1年。
對五線及以上治療時線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8個多月(圖2)。
我們知道,三線及以上時,腫瘤患者的治療選擇往往非常有限,更談不上精準了。而布加替尼對三線及以上ALK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療效仍頗為可觀,讓我們重新看到了希望,后線治療方案的選擇或許也可以精準化。

布加替尼用于二線及以上NSCLC治療的臨床結局統計
將數據對照查看,不難發現:布加替尼使用時線越晚,生存期獲益一般也越小。所以盡早使用布加替尼,或許能獲得更長的生存期。當然,肺癌全程管理十分重要,如何結合其他ALK抑制策略或化療等手段使生存期最大化,值得探討。

布加替尼對腫瘤的緩解情況如何?

在包含各線治療的總體人群中,達到客觀緩解的人群約有四成,而達到疾病控制的人群超過五成。對有腦轉移的患者,也有四成達到客觀緩解。這些數據表明,對包含多線耐藥在內的難治性ALK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或病程中發生中樞神經系統轉移者,布加替尼仍有很好的臨床獲益。

 

安全性

整體而言布加替尼還是安全可控的治療方案,僅5%的患者因不良事件停藥,包括肺炎、乏力、肌酐升高。多數停藥原因是疾病進展,這部分患者后續接受第三代藥物ALK-TKI勞拉替尼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總結

這項真實世界研究結果表明,布加替尼對前期接受過ALK-TKI治療或歷經多線治療的ALK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仍安全有效。其中接受二線布加替尼治療人群的結果,也從臨床實踐角度進一步驗證了臨床試驗的結果。
針對ALK  ”鉆石突變” 的靶向藥選擇越來越多。研究也頗具成效,使ALK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診治趨于更加精準和個體化。相信不斷完善的個體化診治體系,一定能為肺癌真正慢病化的實現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