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醫生問答 Q&A

我太太今年54歲精神尚好,於2019年6月切除直腸腫瘤二期不用做跟進治療,手術後CEA指數3.2; 2020年6月CEA指數升至10,發覺係腸癌轉移至肝, 在6月26號開始第一次的療程(注射Oxaliplatin加口服兩星期Xeloda藥),之後轉往公立醫院接受標靶及化療,剛於15/7完成第一次標靶治療Cetuximab及第二次化療Oxaliplatin (Eloxatin), Fluorouracil(5FU), Folinic Acid。兩2星期應該再入院繼續接受治療,於7月27號抽血檢驗,因血小板低及肝酵素過高,需於一星期後8月3號再抽血檢驗,才能確定能否繼續化療,可惜於8月4號見醫生說抽血檢驗結果,血小板指數是0.8, 肝酵素是正常3倍,所以仍未能開始第二次標靶治及第三次化療,要視乎8月10號驗血結果才能知道能否開始下一次療程,即係第三次化療已延遲了三星期。 現有疑問,太太現時的CEA指數3.3比未化療時已降低,但如驗血結果繼續不理想而延遲治療,對病情及抗藥性有影響嗎?另外請問在這段時間如何能提升血小板及減低肝酵素指數? 有勞𧶽教!

Oxaliplatin 的化療藥常見令到血小板低,如果想保持藥量而不影響其功效, 可考慮由每三星期一次的化療藥,轉為兩星期一次療程的方案(保留 Oxaliplatin,以5FU 取代 Xeloda)。如果配合人造血管,那麼連三日兩夜的住院時間也可以避免,在門診便可進行化療。另外有一款稱作 eltrombopag 的藥物,有研究發現可以加速血小板的回復,可向醫生詢問。

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 我建議你太太拿以往的腫瘤組織進行一個大範圍的基因檢測。你太太腫瘤上並沒有 K/N ras 基因突變,因而適合使用 cetuximab,那麼便有頗大機會帶來其他可以用藥的基因突變(稱為「可行性基因突變」),檢測亦包括可能一項十分特別的基因突變「微衛星不穩定性」。 如果腫瘤帶有這基因突變,便適合使用免疫治療,甚至有相當成數的病人最終可在使用根治擴散性的腸癌!

我們亦要分辨她的肝臟腫瘤擴散是否唯一擴散位置,並且是否能夠被完全切除。若然本身是邊緣性地能夠被切除的話,便盡早用電腦素描作重新評估,有可能可以提前進行手術切除的時間。

本人今年三月中確診患上鼻咽癌三期,經過三十多次電療及五次化療後,6月11日已完成療程。但7月底做了一次pet scan,發現尾龍骨對上第三節有腫瘤,再安排電療時,本人詢問醫生為什麼只就紓緩性電療,他告知因為我的癌症巳擴散入骨,已沒有治好的機會!事實是否如此?另外我有睇另一位私家醫生,他跟我說現時只有免疫治療可以嘗試,但由於醫療費用頗貴而未知可否幫到我治療,請問在這種情況下是否只有這個方法可試? 補充本人年52歲

三十多次電療及五次化療是屬於根治性質的治療方案。

如果正電子掃描 PET-CT 只發現一處擴散位置的話, 我們稱之為「寡轉移」。 這有可能只是唯一擴散的地方。 如果我們將這個「寡轉移」的位置以手術或高劑量放射治療方式處理,有部分病人可以根治了癌病,不再復發。 根據您的描述,腰椎部位的擴散是適合用高劑量「立體放射治療」作處理的, 和一般的舒緩性放療不同,立體放射治療的劑量較高,雖然技術上需求大,但是更有效徹底消滅擴散位置的腫瘤,是處理「寡轉移」的必然之選。

藥物治療方面,可選用的藥物很多,通常首選包含拍類(卡鉑或順鉑)和gemcitabine 的化療藥方案,另有口服化療藥(TS-1 或 capcitabine)。免疫治療亦為其中一個可選擇(但不是唯一)的方案。詳情可向您的主診醫生查詢。

我是三陰性乳癌患者,一年前進行化療和電療,及手術切除乳房和腋下淋巴組織。最近複診發現乳癌復發,現正進行化療藥物Gemcitabine和carboplatin,想問什麼因素令我在短時間復發?是否可以用電療防止再次復發?

三陰性乳癌的復發因素最主要在於腫瘤的期數以及曾經進行的輔助性治療是否足夠而決定。現時大部分三陰性乳癌先會進行手術前的化療及免疫治療,然後按手術後的病理報告決定是否完全緩解(pCR), 如果效果理想,就只要完成為期一年的免疫治療便可,否則便要加上另外一些化療藥進一步減少復發。另外不少三陰性乳癌是遺傳性的,一但確認是遺傳性,有一款標靶藥(PARPi)可以服進一步減少復發。電療是否能夠防止復發,要視乎現時復發的情況是如何,如果是局部復發,乳房或胸部又從未接受過電療,便可以先做手術後再進行電療。如果曾經做個電療,適合再進行電療的可能性便會減低,再次電療的併發症亦會大幅度提高,所以只會適合極小部分的病人。 如果腫瘤復發已經是擴散性的情況,治療以控制腫瘤為目的,部分情況局部電療可以延長腫瘤受控的時間,但不能夠完全阻止復發。

醫生你好,我哥哥55歲,剛照X光,發現右邊肺有一個3至4厘米陰影和有肺氣腫,公院醫生建議須做電腦掃描和支氣管鏡檢查,想問一問做完電腦掃描後是否必須要再做支氣管鏡檢查呢?因為擔心支氣管鏡是一個入侵性的檢查,此中有風險

若然您哥哥是有吸煙的習慣(相信會有,因為肺氣腫多與吸煙相關),那麼便有很大機會患上肺癌。
與其做電腦素描, 我建議直接做正電子掃描(PET-CT), 因為最終確診肺癌後,反正需要以更準確的正電子掃描作檢測,排除擴散後才考慮作手術或根治性放射治療等等。
正電子掃描亦可以更準確找出擴散的位置, 如不幸地有,某些擴散位置能夠輕易的拿取腫瘤組織作檢測,例如上鎖骨的淋巴轉移,那麼連支氣管鏡檢查也不需要,用簡單的超聲波導引下作抽針便可以。

我先生在2019年3月確診肺腺癌第四期,二月底做了正電子掃描顯示肺部腫瘤7.9cm,周圍淋巴有腫瘤擴散,亦轉移到脊椎。在QE 腫瘤科先用電療5次為脊椎做止痛作用,可以止到痛。由於抽出肺部組織化驗結果沒有基因突變(他是吸煙人士),不能用標靶藥,想試免疫治療,但係測試結果低於1%亦不能用此治療,只能用化療, 化療藥物 Alimta + Carbonation 做四次,做了一次化療後血液化驗癌細胞指數由18點幾跌到8點幾,但係做了第二次化療後血液化驗癌細胞指數又升到12點幾,更不幸的系有腫瘤轉移到頸部淋巴,醫生嘅意思一線藥物已經系最好嘅藥,要轉化療藥只能轉一款藥,而且需要每週落一次藥,副作用亦比之前的要多,需要用到類固醇並且會對胃有影響,有可能會有胃潰瘍的情況(我先生現在本身有胃潰瘍和三叉神經痛,要复食呢啲病嘅藥物)。醫生嘅意思二線治療10個人入面只有1、2個人有作用,二線用免疫治療的比例都系咁上下,並且比較昂貴,自費買藥估計一個月需要大約5萬,加上佢常常發燒和貧血,需要入院輸血,系醫院都有發燒,醫生不批准出院,亦暫時沒有任何治療方案,請問醫生:我先生系咁嘅情況下可以有什麼治療?頸部淋巴是否可以做電療?有什麼建議或意見可以給我們?謝謝!

肺腺癌第四期的患者,以最新的醫學研究數據, 一線治療可以用化療藥物配合免疫治療一同使用, 並且無需要理會PDL-1 蛋白的水平,蛋白水平高低只會反映使用免疫治療穫益的幅度,但無論高低亦都比單單用化療藥更有效。

若然一線治療並沒有使用免疫治療藥物,那最有效的二線治療便為免疫治療藥物。腫瘤縮細的機率雖然最多只有20%,但免疫治療最終會令到10%至15%的病人能長期控制腫瘤超過五年以上,相信當中很多病人已經根治。

二線治療的免疫治療藥物,可以用體重去計算藥量,有部份病人的藥費只需要一半。若然財政上有困難,無論體重,以一半的藥量使用,相信藥效的十之八九亦會保存。詳情可向醫生查詢。

另外傳統的二線化療藥物,如身體許可,都應該接受治療,它亦都有一定的作用,作腫瘤治療及舒緩病情。

一般發燒時,都不可接受化療或免疫治療藥物。 需要治療好相關的感染,才可以進一步治療。 但是,有部分病人的發燒是和腫瘤擴散而導致的發炎反應相關,如屬這個情況,可使用消炎退燒的藥物,並如常作化療或免疫治療的醫治。

醫生你好我媽媽今年70歲需要做肺癌嘅化療, 剛發現她對化療前進食的類固醇有過敏, 心跳急速,全身發痕, 腳麻痹,緊張,神志不清,現在醫生會不處方類固醇藥做化療, 請問還會有其他藥可以幫她減低化療的反應嗎?

一般化療前使用的類固醇有幾個功效。第一,可以減少藥物的敏感反應。 第二,有止嘔的作用。第三, 減少某類化療藥物導致身體水腫的情況。
就第一個功效而言,可以用其他藥物,例如 Benadryl 去取代。 不過如果原來的藥物致敏反應機會低的話,就不需要額外用藥。
就第二個功效而言,現存有很多非常強力的止嘔藥物,簡單的口服形式服用便可以有強力止嘔功效,甚至相比打針的止嘔藥物效力更強,所以就算不服用類固醇也不一定有嘔吐的徵狀,您也不用太擔心。
最後是水腫的問題,您媽媽所用的化療藥不一定會導致水腫,如果有出現, 一般的口服去水丸,例如furosemide(lasix) 都能舒緩。

醫生你好, 我媽媽68歲, 6月中確診胃腺癌有淋巴擴散肝區, 胃腫瘤長在幽門附近約5CM大, 肝同樣5CM大腫瘤發現, 7月底醫院在胃部底放了支架改善進食情況, 計劃于8月25日第一次進行化療, 使用XELOX(靜脈注射+口服), 是一線治療建議, 公立醫院醫生告知由于年紀較大及體重不理想(現只有36KG左右)使用8成劑量, (有準備用中藥輔助治療及減少副作用), 但另有私家醫生告知可用另一種化療藥TS-1, 口服都可作晚期胃癌舒緩治療, 詢問公立醫生都說口服的TS-1比XELOX治療副作用少, 但效果不知道比較如何, 都可以使用….問題:我不想我媽媽受太大的身體傷害, 由於她營養跟不上身體弱受不了, 又希望得到正確的治療, 是否可使用TS-1(+中藥輔助), TS-1是否單獨使用及普遍性如何? 該如何是好???

擴散性胃癌的處理方法是根據腫瘤的特性,病人年齡,身體狀況,器官功能等等來決定。 若然是非HER2, 通常會建議使用雙化療藥 Xelox 或者 川順鉑加 TS-1 的方案, 相比單一的化療藥物治療功效會略高一些,腫瘤的縮小機率會提高,病情控制時間會延長數星期至幾個月不等。

然而當病人的身體較虛弱,亦沒有更為可取的生物指標在腫瘤身上發現時,例如 HER2 突變或者微衛星不穩定性,便可能會考慮單一化療藥,例如 TS-1、Ramucirumab、 太平洋紫杉醇等等作治療,部分病人亦可以得到很長的病情控制。

至於,減藥量的Xelox 和足藥量的TS-1 不適合作直接的比較,建議按病人的意願,進取度和負擔能力作選擇。

媽媽(78歲) 今年3月尾確診肺癌第4期,基因檢測:BRAF, 6月8日開始食雙標靶藥 (Dabrafenib & Trametinib) Dabrafenib 早晚各1次 ( 每次2粒 75mg )_x000B_Trametinib 每日1次 ( 每次1粒 2mg ) 1. 標靶藥療程開始後是否不能停藥?醫生說以上標靶藥副作用很多, 緊急如發燒超過38.5度必須停用Dabrafenib(Trametinib 則繼續服食)並需從速就醫 2. 如只停用Dabrafenib,Trametinib 則繼續服食會否應響治療功效 ? 如真出現發燒狀況是否停服所有藥再從速就醫較好? 3. 媽媽服食了2個星期暫時未有發燒, 這是否表示往後會出現發燒的機會率較微? 4. 標靶藥的副作用一般會於服用後多久會出現 ? 5. 開始標靶藥2星期後回QEH做心電圖(ECG) 表示abnormal⋯⋯腫瘤科姑娘叫我們回家等電話( 但等了3天仍未收到電話) 是否繼續服藥?_x000B_因媽媽有糖尿病(早晚打胰島素)而以上標靶藥需於空腹食(餐前1小時或餐後2小時,2劑需相隔12小時) 6. 如中途因血糖低需飲果汁提升血糖⋯⋯這是否還算空腹?還是需再等2小時後才可食標靶藥? 7. 是否2劑一定要相隔12小時才可以(因媽媽經常出現低血糖, 需要小食多餐, 如一定要相隔12小時才服第2劑確有難度⋯⋯)

1. 除非有抗藥性或不可耐受的副作用,否則就不會停藥。發燒的副作用情況如果出現可以用藥物舒緩或減標靶藥的藥量作處理。
2. 短時間停藥不會太影響療效
3. 是的,機會率較微
4. 大部份會在首4星期內出現
5. 按腫瘤科姑娘建議,沒有收到電話要求停藥就不要停藥
6. 如中途因血糖低需飲果汁提升血糖,就不算是空腹
7. 大約相隔10-14小時都可以

媽媽患了乳癌, 但醫院檢驗報告出左都唔知第幾期,而家醫生話要切乳房 (仲要成邊切) 先知屬第幾期,我想問係咪點都一定要切左之後先知乳癌係第幾期?做手術, 一般要幾耐先康復出院? (佢60歲, 本身有糖尿病)

乳癌的期數是跟據國際性 TNM 分期系統作判斷,會按腫瘤大小(T),腋下或鎖骨淋巴的數量(N)以及是否有遠端擴散(M)而決定,亦分別有按臨床(clinical)或病理(pathological)的方式去分期。大部分病人在手術前接受影像檢測已經知道大概的腫瘤期數,但大部分臨床上早期可切除的乳癌患者最終必須以病理報告才能夠準確判斷期數,從而更精進的去篩選術後的輔助性治療。除了現時常規進行的乳房造影(Mammogram)及超聲波(Ultrasound)外,新確診的乳癌患者一般會接受全身性的正電子掃描(PET-CT)去排除遠端擴散,另外如果決定進行術前化療,以及可能進行乳房保留手術的情況,患者便會再進行磁力共振(MRI)。如果在相關掃描發現發大或者活躍的腋下淋巴,便會進行腋下淋巴抽針病理檢測, 協助事前計劃腋下淋巴切除的流程。

發現左胸有硬塊,已做手術保留乳房(切除硬塊,切除淋巴檢驗),醫生說是乳癌第一期淋巴無擴散,但要化療打4次和電療30次,想了解化療藥有什麼選擇?哪一種無咁辛苦?

相信醫生建議的是化療藥 Docetaxel(Taxotere) 及 Cyclophosphamide,簡稱 TC 化療方案,Docetaxel 是 Taxane( 紫杉醇)類別的化療藥之一。以往曾經有 Anthracycline(蒽環)類的化療藥物,但由於研究顯示, 在同等治療次數的情況下,Taxane( 紫杉醇)類別的化療藥,相比 Anthracycline,能夠更有效減低十年復發風險近4成,亦減少乳癌死亡率近2成半至3成,因此 Taxane 類的化療自此便成為輔助性化療的首選。Taxane 類的化療當中, 亦有一款名為納米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 Nab-paclitaxel),相較其他的紫杉醇類別藥物有更少的副作用,暫時主要在術前化療的數據比較成熟,但在特定情況下,可考慮現有方案作為輔助性治療之主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