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KRAS G12C抑制劑在胰臟癌與大腸直腸癌的抗藥性
研究揭示抗藥性基因變異普遍存在 需結合基因檢測與聯合治療策略
研究背景
• KRAS G12C突變約佔大腸直腸癌患者的3%,以及晚期胰臟癌患者的1-2%。
• 雖然sotorasib和adagrasib等KRAS G12C抑制劑對帶有此突變的癌症患者顯示一定療效,但許多患者即使未曾接受過KRAS靶向治療,仍會出現原發性抗藥性。
研究方法
研究團隊分析了來自:
• 大腸直腸癌患者:14,344例(13,603例來自全國匿名數據集,741例來自梅奧診所)
• 胰臟導管腺癌(PDAC)患者:5,438例(5,016例來自全國匿名數據集,422例來自梅奧診所)
使用Guardant360進行ctDNA次世代定序,將患者分為三組:
1. 單純KRAS G12C突變(無抗藥性基因)
2. KRAS G12C突變合併抗藥性基因
3. 未檢測到KRAS突變
關鍵發現
1. 抗藥性變異普遍存在:
o 大腸直腸癌:全國數據集中46.5%患者、梅奧診所數據集中53.8%患者
o 胰臟癌:全國數據集中16.4%患者、梅奧診所數據集中36.4%患者
2. 預後影響:合併抗藥性基因的KRAS G12C陽性大腸直腸癌患者,總生存期有較差趨勢(P=0.05)。
臨床意義
梅奧診所綜合癌症中心醫學腫瘤學家謝皓博士指出:
「這些共存突變可能是細胞適應性和原發性抗藥性的機制,解釋了KRAS G12C抑制劑單一療效有限的原因。它們的存在也顯示大腸直腸癌和胰臟癌的腫瘤異質性較高,強調了對KRAS G12C突變腫瘤進行共存抗藥性變異定序的重要性。」
未來方向
• 精準患者篩選:通過基因檢測識別可能受益於KRAS G12C抑制劑的患者。
• 聯合治療開發:針對共存抗藥性機制設計組合療法,提高治療效果。
(註:KRAS G12C抑制劑雖有前景,但目前仍存在局限性,醫患需充分了解。)
參考文獻:Jazieh et al.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原文連結]
資料來源:https://ascopost.com/news/march-2025/overcoming-resistance-to-kras-g12c-inhibitors-in-pancreatic-and-colorectal-cancers/